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
1962年,論者考入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美術工藝科,這是台灣唯一最高工藝實作學府,有別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。這裡什麼都學,課程緊迫,陶瓷課是二年級的課程,任課者為王修功老師,他經歷豐富,在業界享有盛名,主持唐窯工廠。我除上課外,也常去王修功老師任職的土城清水坑唐窯工廠。這是畢生第一次結識陶瓷,對陶藝有著深深的期待。
做陶必須有陶窯,工作起來才能順遂。論者來自鄉間,隻身在台北處處貸屋為家,不可能有設窯的機會,藝專畢業後皆在廣告界任職,雖然常常思考從事陶藝工作,卻也常失之交臂;服兵役一年後,任職室內設計公司數月,才如願進入生產衛生陶瓷的電光企業,本想在其大件面盆、馬桶的空隙中夾進我的陶藝,老闆李昭亭董事長也有此想法,但所負責的工作雜亂,既要跟日本陶師學習,又是美工、廣告擔當,又是總務、員工教育主管,並且台北辦公室及樹林工廠二地奔忙,根本無暇從事陶工;迨至1969年,轉任台灣廣告任職,才與同學陳清治參加王修功老師唐窯工廠的傳統陶瓷的展覽,倆人以「雌雄」二件參加,第二日即以高價售出,不知去向,其形及說明如下:
2009年7月2日 星期四
台灣現代陶藝造型之研究-自序及謝誌
幾年前,蘇茂生教授就慫恿我到師大設研所深造,理由是設計研究所若能容納台灣各頂尖設計工作者,才能奠基設計界龍頭的地位;在學術上、實務上帶動設計事業,也由於這個理念,師大設研所之課程及收錄的研究生有了特別之偏向,我服膺這個理念,贊同這種作法。
向來我在藝文界打拼,也提倡藝術下鄉,溶入民間,學術與業者攜手並進,相互砌磋、教學相長,仍為設計界之福。
憶起1964年,我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美術工藝科(現已改制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與視覺傳達設計學系),因緣際會創辦「設計人」雜誌,擔任主編(目前由學弟妹繼續每年一期出刊中),那時就深深為設計這門學科所吸引,畢業後陸續在企業、廣告公司擔任 (A.D.) 藝術指導及設計工作,從未間斷。1972年並遠赴日本國東京都伊東設計研究所,師承伊東壽太郎教授(多摩美大副教授‧曾任日本Sign & Design協會理事長),學習插畫(壓克力顏料)及平面設計,並進入日本國公立NHK電視台美術部見習,研修FRP道具製作。
向來我在藝文界打拼,也提倡藝術下鄉,溶入民間,學術與業者攜手並進,相互砌磋、教學相長,仍為設計界之福。
憶起1964年,我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美術工藝科(現已改制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與視覺傳達設計學系),因緣際會創辦「設計人」雜誌,擔任主編(目前由學弟妹繼續每年一期出刊中),那時就深深為設計這門學科所吸引,畢業後陸續在企業、廣告公司擔任 (A.D.) 藝術指導及設計工作,從未間斷。1972年並遠赴日本國東京都伊東設計研究所,師承伊東壽太郎教授(多摩美大副教授‧曾任日本Sign & Design協會理事長),學習插畫(壓克力顏料)及平面設計,並進入日本國公立NHK電視台美術部見習,研修FRP道具製作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