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
1962年,論者考入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美術工藝科,這是台灣唯一最高工藝實作學府,有別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。這裡什麼都學,課程緊迫,陶瓷課是二年級的課程,任課者為王修功老師,他經歷豐富,在業界享有盛名,主持唐窯工廠。我除上課外,也常去王修功老師任職的土城清水坑唐窯工廠。這是畢生第一次結識陶瓷,對陶藝有著深深的期待。
做陶必須有陶窯,工作起來才能順遂。論者來自鄉間,隻身在台北處處貸屋為家,不可能有設窯的機會,藝專畢業後皆在廣告界任職,雖然常常思考從事陶藝工作,卻也常失之交臂;服兵役一年後,任職室內設計公司數月,才如願進入生產衛生陶瓷的電光企業,本想在其大件面盆、馬桶的空隙中夾進我的陶藝,老闆李昭亭董事長也有此想法,但所負責的工作雜亂,既要跟日本陶師學習,又是美工、廣告擔當,又是總務、員工教育主管,並且台北辦公室及樹林工廠二地奔忙,根本無暇從事陶工;迨至1969年,轉任台灣廣告任職,才與同學陳清治參加王修功老師唐窯工廠的傳統陶瓷的展覽,倆人以「雌雄」二件參加,第二日即以高價售出,不知去向,其形及說明如下:
圖一 雌與雄
上 「雌」張文宗作 下 「雄」陳清治作
以往無陶藝創作,除擺設之傳統青花瓶或祭青、祭紅之釉色陶品,以做為裝飾,欣賞之用。
雌雄兩件以性象徵創作陶藝,「雌」尚可為花器之用,開口不在頂端,而在側面,整體形式如屁股,開口如女性生殖器官。「雄」則為長條型,頂著數支如陰莖造型的條狀,下盤為中空圓形。
接觸陶瓷、創作陶藝是論者的興趣,所以經常觀賞陶展,翻閱有關陶瓷方面之報章、雜誌。進入設研所不久,當設研所要研究生提報研究主題時,未加思索當定此「台灣現代陶藝造型之研究」,當然包括創作,因為2005年5月,當考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時,就思索研究主題。平面設計方面之教學已從事35年,從1972年起,即在實踐家專美工科執教印刷設計,接著在淡江大學、文化大學等推廣班也開課。既要進修就要挑戰自己,2005年10月,我毅然租下鶯歌舊窯廠,深入鶯歌陶瓷業,花費不貲,意圖發憤。
從以往的觀察中,論者發現前輩陶藝家都是研究釉藥,只要調配燒成某種特殊釉色,似乎就衣食無缺,享受殊榮,甚至大發利市,對造型之美感,不予重視。
深究之,也難怪他們,因為造型這門科系甚為冷門,從繪畫元素分析、美學原理、造型原理、造型實作,從平面造型到立體造型的一貫練習及對視覺傳達理論,前輩們並無此訓練,也沒有此類師資,甚至連參考書籍都沒有,實在不知如何涉獵,還有一點很重要:這種基礎造型訓練是很枯燥的,無趣的,要在弧線、曲線、點線面間、在基本形的反覆探究間尋找樂趣是很難的。
我因喜愛康丁斯基(Wassily Kandinsky)的繪畫元素分析理論(劉其偉 現代繪畫基本理論 1970),對此著迷不已,對基礎美學進修不斷。我知道憑此理論可以從事繪畫,所以1997年頃就成為理性繪畫,以設計理論出發的職業畫家。
這種理論,也可發揚在立體方面,陶藝是藝術中頗為接近世俗的項目,陶瓷是工藝,是生活所需,以藝術家的身份,涉獵陶藝並以論者在造型教學所得,滋養自己的陶藝創作,應是事半功倍,也可注入台灣現代藝術發展的點滴營養。
台灣的陶藝家為生活所需,無法專心從事純藝術的陶藝表現。得獎的諸位,甚多是業餘工作,更有為得賞金而作,平時則以其他工作糊口。期盼台灣有更多真正以陶藝創作為生的藝術家,為台灣陶藝界開拓另一里程碑。
第二節 研究目的
台灣的現代陶藝發展,尚屬萌芽階段,老一輩陶藝工作者,都在「陶瓷釉」下工夫,造型這一項,可說付之闕如,各種陶藝展雖有造型創作,也大多屬於自然物或寫實摹寫,純粹型的創作極少,近幾年,年青的學者由國外學成歸國,有志者開始有造型性的陶藝個展,這是非常可喜的現象。
陶瓷的最高境界,應是陶藝創作,這是無庸置疑的,結合釉及造型達到頂峰,釉由於科技之進步,應該還有研究之空間,型則是海闊天空,無窮無盡,研究陶藝造型,可使台灣陶藝步上世界陶藝舞台,也可使台灣人民、中國人民,看到中國瓷China的新形式,啟發創作力。也可使自己的創作有了舉一反三的功能;歸納研究目的有下列數項:
1. 整理、歸納世界陶藝創作的歷史及實作。
2. 整理、歸納日本、韓國陶瓷創作的歷史及實作。
3. 整理、歸納中國陶瓷創作的歷史與實作。
4. 整理、評介台灣現代陶藝家及造型程序。
5. 研究陶藝造型創作的素材、技法及陶藝家的作品。
6. 以造型為主,創作陶藝。
7. 舉行大型陶藝個展。
8. 為台灣將來陶藝發展奠基。
9. 為世界文化史留下珍貴資料。
第三節 研究方法
本論文依照研究動機、研究目的,經由相關文獻之搜集、分析、歸納及相關材料的實驗、流程控制、製作方法、創作理念的探討;並據此做為創作的依據,務使創作有所助益,使本論文及創作達到質量俱佳的期望。
1-3-1 理論部份
陶藝的定義與造型。
美學理論、造型原理、程序確立。
陶藝造型創作面面觀。
陶藝創作的技法及相關材料。
陶藝創作的理論解說。
1-3-2 創作部份
陶藝造型創作實驗。
陶瓷釉的配置及混釉。
陶窯的結構及燒窯。
造型的技法。
疊釉的研究及成效。
蒐集資料及實驗成果,據此創作陶藝。
第四節 研究流程
表一 研究流程表
研究背景動機
↓
研究目的
↓
研究方法與流程
↓
研究範圍與限制
限定台灣現代陶藝造型
↓
文獻探討
陶藝定義
陶藝之基礎
中國的陶藝發展
台灣的陶藝的發展
歐美日的陶藝引介
其他地區陶藝面面觀
造型原理
↓
台灣現代陶藝家之背景及作品
↓
創作素材
↓
創作工具
↓
窯的結構
↓
創作前之實驗及分析
平面造型實驗
表面肌理之實驗
半立體造型
生活陶之造型
分類造型面相
合成素材之造型
↓
創作作品及衍生
↓
結論及展望
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
本論文主要以創作為依歸,創作屬於哲學之層次,是要經過多方探究後的歸納所得,屢經正反合的辨證,擷取各家所長,研究世界陶藝發展趨勢,以理論架構創作學理,以分析、理性、組織,創作風格形式,再以感性、無垠的異想天開,創作全新的造型風尚。
上帝創作萬物(聖經),這個說法信徒必須確信,非信徒則存疑,但人類創作了型態,是不爭的事實,只有「人」有靈性,足夠創作出幾何形,即使上帝也無法造出非自然型,所以「形」或「型」的創造是靈性的象徵,是文明的鐵證。
本論文顧名思義限制在造型之研究,也只限於「台灣」、「現代」、「陶藝」之範疇內。
台灣現代陶藝之發展,因時間甚短,也稱為台灣當代陶藝之發展,目前許多陶藝家創作生活陶,例如茶壺、茶壺組套、馬克杯、碗盤……等生活用品,也有創作工藝陶品,譬如:精油燈、公仔陶、置物陶、花器、陶罐、紀念品、生肖陶件,這些屬於傳統、實用的陶藝創作,並非本論文研究之範圍,唯花器一項具有濃厚旳藝術性及純美性及造型性,將有專章探討,論者也有創作展出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