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2月25日 星期一

自序

世界美術史中的構成主義是美術史樹上,緊接樹幹的大樹枝,甚至可稱為當代繪畫的源頭。包浩斯學院的跨世紀美術教育的改革,對人類的福祉做了極大的貢獻,不只是美術、工藝、設計、建築、電影、雕塑 …… 等等皆受到直接的啟迪,對人類思想、藝術、生活也產生了相當緊密的影響:康丁斯基、克利的繪畫風格,深深印在世人的心腦中,這是我著迷於抽象創作的主因。

一九一 O 年,康丁斯基四十四歲,發表〈最初的抽象〉水彩畫,顯示了結構性與線條性。一九一三年發表〈空想的即興〉油畫,已是相當成熟的抽象構成作品。一九二 O 年代歐洲前衛藝術家對長久以來的保守畫風作了反擊,抽象構成的理念應運而生,走在時代的尖端。一九二 O 年底,克利加入包浩斯,接著康丁斯基、那基也加入,擔任繪畫課程,主要教授點、線、面、造型、空間、色彩等繪畫基本元素,以抽象理念、藝術精神性替代實物的摹寫,以思想的訓練取代傳統的靜物素描;這一套繪畫理念課程被世界上先進國家的設計學院引為範本,反而被台灣美術系學生忽略或排斥,實為他們自己的損失。



包浩斯叢書於一九二五年陸續出版,克利著〈圖畫思想〉、康丁斯基著〈點線面一一繪畫元素分析論〉、〈色彩論〉 …… 。我於一九六三年在國立藝專美術工藝科(現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工藝學系)創辦主編〈設計人〉雜誌,就對造型基礎元素情有獨鍾;那年劉其偉前輩送我他的著作〈現代繪童基本理論〉,即在探究點線面等基礎繪畫元素,所以對我影響頗深。

早期我接受學院派教育,畢業後也寫書法、創作水墨,以線條作畫,後來我畫油畫,自然有了色、面。一九九三年我在華視藝廊舉辦水墨個展,一九九五年舉辦「孕育系列」雕塑造型個展,都重視線條結構性。在這以前我多次參加韓國、日本國際展的評審,也必須有作品展出,皆是以線條構成畫面,鮮少色彩。一九九七年起我才有油畫個展,陸蓉之教授帶實踐應美系學生參觀時就說有康丁斯墓的味道:蘇新田老兄對我某些畫讚嘆有加,直呼若我早出道五年,台灣畫壇將獨領風騷。當然亦有畫友及學術界同儕欣賞我的創作,我只提他們兩位,因為他倆是我欣賞的藝評人。

我的抽象畫源於野獸派、未來派、立體派、構成主義、抽象主義、表現主義、歐普、視覺主義,以點、線、面、肌理、色彩、造形、空間構成,大膽營建抽象所交織的美感。

中國傳統水墨畫重視線條,所謂書畫同源,我自幼薰陶:康丁斯基、克利的線、面表現,我也喜歡;五 O 年代美國的抽象主義也深得我心:歐普的視覺感受也教我著迷。在國立台灣藝術學院十餘年教學中,我以「繪畫元素解析」「形的探究」為講義。這些都是我愛不釋手的理念:我的畫就是我熟悉事物的自然表現,我順勢而為,輕鬆愉快、自得其樂。

繪畫應是以感情為出發,思想體系為背景的創作,每人有個別的繪畫風格。欣賞我的抽象畫或具象畫,請加入理智的分析。我不贊成隨機抽象,也不推薦技巧派、印象派,我希望以理論架構畫面,重視形的創造、空間的營建、色彩的對比調和、肌理的豐富交錯、色階的多重浸透、變化中的統一,以上就是我創作的泉源,也是我的作畫風格特色。

花的題材我畫得比較多,因為我注重線條,呈現音樂的旋律感,這是這幾年我的主要創作方向。靜物、人體、風景,形狀較為明顯,處理線條不方便,而花朵動感十定,艷麗多姿,符合我表現理念的條件,而且花人人喜愛,裝飾性強,接受力高,大家看得懂,推展我的繪畫理論較為容易。

我的創作部份分為十個單元:水墨創作、造型雕塑、花之饗宴、蘭花畫集、創作個展、混合抽象、抽象構成、達摩禪畫、九份風情、粉彩畫集等,以上合計百餘幅作品。畫作我很少先簽字,在個展時也是一樣,因為我是實驗者、創造者,總覺得可以再修整、精益求精,依環境、心情、氣氛及年齡之不同,對畫作有不同的詮釋,到最後不得不簽字時才會具名。我也常向收藏者表明,希望以後我要小修改時,能再讓我補畫。

1999年,我安排了12次檔期,打破全國記錄,也可能是金氏記錄。政府單位都是邀請展,我盡量以新作發表,其他展出是接近民眾家庭,以被收藏為主。2000年台灣省立美術館的個展,預計有9公尺、20公尺等等之大章,展期也不少,並且多次有幻燈秀及演講,這些活動及展出,期盼對台灣本土文化、藝術貢獻一點,心意,以備歷史明鑑。

沒有留言: